中美空中激战实锤F35发动机造假:涡扇15全球第一,就是骗出来的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18:26 点击次数:175
央视最近公开了关于中国歼-16与美国F-35在空中激战的消息。这场对决的结果表明,F-35的格斗性能远低于预期,尤其在与歼-16的对抗中显得格外逊色。具体来说,F-35试图锁定歼-16,但被后者通过一个大幅度的防御性滚转轻松甩掉。尽管歼-16的侧卫构型并不是最佳的滚转平台,但这一举动却让F-35完全跟不上,最终两架战机在空中头对头对峙了十几秒钟(就像下图所示),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F-35与歼-16的推重比差距之大。F-35的机动性几乎可以说是相当差。
F-35为了保证隐身性能,气动外形作出了很多妥协,其机翼面积相对较小,机身则偏大,造成了其翼载荷较高,影响了其机动性能。尽管如此,这种设计本不应导致F-35机动性差得如此离谱。根据之前马斯克公开的五角大楼文件,F-35的F135发动机推重比实际只有6.7,而外界宣传时却吹嘘为11,这显然是数据造假的一部分。
展开剩余71%
那么,什么是推重比呢?推重比指的是发动机的最大静推力与其自身重量的比值,这一指标是衡量战斗机发动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标准。推重比越高,发动机提供的推力相对于其重量就越强,机动性也就越好。而F135发动机的推重比只有6.7,相当于中国早期的涡扇-10发动机水准。这一事实直接暴露了F-35的发动机造假问题。
不仅F-35的发动机,连F-22的F119发动机也被曝光存在推重比虚标的情况,推重比虚标幅度达到30%。除此之外,F-135发动机的设计存在多个问题,如重量超标、寿命过短、推力效能下降等。F-35单发发动机在推重比不足的情况下,导致推力储备明显不足,无法像F-22那样实现1.5马赫的超音速巡航,机动性更是落后于其他双发隐身战机,甚至在某些方面不及四代机。
F-35的设计理念是通过隐身性能取得优势,然而其较低的机动性和较慢的巡航速度使得它很难在与歼-16的对抗中占据上风。在空战中,F-35并未能有效摆脱歼-16的追击,反而被歼-16紧紧咬住,这也再次暴露了其推重比的不足。
美国为何经常夸大武器性能?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保持全球霸主的威信。美国通过这种“战略性夸张”或“战略性模糊”手段,营造了自己在技术上的绝对优势,目的是通过心理战术让其他国家感到技术差距巨大,从而放弃自主研发,转而依赖美国的武器系统。这种做法不仅可以为美国带来巨额的经济利益,还能削弱其他国家的自主研发能力,巩固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。
这种夸大技术性能的策略对于普通民众来说,可能是一种“天顶星级”科技的印象,但对专业人士尤其是竞争国家的专家而言,却是一个巨大的心理打击。因为在这些专业人士眼中,发动机的推重比差异就足以决定战斗机的战斗力。
回顾历史,90年代时美国的F119发动机就曾被誉为“人类航空工业的巅峰”,推重比达到10以上,这让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技术上感到了巨大的压力。美国当时的宣传让很多国家认为,自己无法赶超这一技术差距,甚至开始向美国购买战机,而放弃自主研发,这无疑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。
然而,中国并不相信这一点。中国相信自己能够超越美国的技术水平,尤其是在发动机技术方面。中国在涡扇-10发动机的基础上,成功研发了涡扇-15发动机,其推重比达到了10,目标直指美国F119。通过这项技术,涡扇-15不仅弥补了早期型号的不足,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F135发动机。然而,在对F119发动机进行反推时,中国工程师发现,F119的推重比居然超过了10,可能存在技术造假的可能性。
事实证明,美国的F135发动机性能远不如宣传所称,其涵道比过大,存在多个设计缺陷,不仅推重比低,而且寿命短,燃油管线设计存在问题,且维护成本高昂。
歼-10C、歼-16等中国战机已经具备了强大的反隐身能力,使得F-22、F-35这些隐身战机在面对中国战机时显得不够“隐形”。无论是近距离格斗还是超视距空战,歼-10C和歼-16都能够占据上风,特别是在超视距空战中,歼-10C可以轻松在200公里外通过霹雳-15导弹击中目标。
因此,美国现在的心态可能已经处于极度的挫败状态。
发布于:天津市